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梦想改造家”,让城中村C位出道

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前沿 2022-03-23

最近,《梦想改造家之围城中的“铛房”大变身》小小地火了一把,相信许多朋友都被负责这个项目的设计师——孟岩老师圈粉了。在他的主持下,尽管施工中BUG层出不穷,“楼歪歪”最后还是变成了通透明亮的梦想小屋。


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个独特的导光装置印象深刻!

(孟老师还顺便做了个科普:

北侧光其实是相当稳定的光源,很多美术馆都会用)


有了这个露台,城中村的景致都变成了画



这个改造过程的一点一滴,都流露出孟岩老师对城中村生活的细致解读与珍视——事实上,他对城中村的确是“情有独钟”,不仅花了十多年去研究,还将它们打造成了国际城市建筑大展的主场。


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古城展区。@ UABB 张超

改造后的南头古城街巷 © URBANUS


到底是什么吸引着他去钻研这些逼仄的城市空间?是怎样的思考造就了这些暖心且令人惊叹的设计妙笔?这篇LAF与孟岩老师的直接对话,或许能给你提供一些答案。


从珠江三角洲城中村实践

探索中国城市发展模式


孟岩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


注:本文全文刊发于2018年2月,《景观设计学》第31期“全球视野与地方行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获取下载链接。



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事务所,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以下简称“都市实践”)一直以“为城市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为目标。为什么都市实践长期以城市为出发点?通过您的实践和观察,近20年来全球城市问题的焦点发生了哪些转变?



孟岩:都市实践从1999年成立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20年前正值千禧年来临之际,全世界都洋溢着一种充满希望的喜悦,城市生活也充满活力。与此同时,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和急剧转型阶段。不管是正在积极筹备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还是身处改革发展最前沿的深圳,都面临着城市建设如何从对“量”的追求转变为对“质”的提升这一挑战。我们当时就意识到,在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城市问题可能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议题,因为与之相关的种种问题已经在不断显现,而且越来越剧烈。所以我们一直持续进行的对城市的介入和研究,与当时整个世界城市的状况,以及中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近20年来,全球城市问题的焦点发生了很大转变。自“9·11事件”后,公共安全问题备受瞩目,全球经济危机接踵而来,人们对于城市未来的态度逐渐变得悲观。对公共安全的过度关注,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使很多人开始质疑高密度城市这一发展模式。近10年来,城市又经历了一次复兴,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又重新向大城市聚集,人们重拾对城市的信心,并对都市文化充满兴趣。我认为高密度城市这一高度集约的城市发展模式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它能够有效满足我们对于城市发展的需求。



通过都市实践对深圳城中村长达十几年的研究,您认为深圳城中村的特色和问题有哪些?中国的城中村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类城中村”有哪些异同?



孟岩: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深圳城中村,我会选择“活色生香”。这里有很多其他城市不具备的都市性和一种充满活力的生活状态。虽然它不是最理想的生活环境,比如在一些地方,脏乱差仍然存在,“握手楼”的现象也很普遍,但它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使我们能够看到自上而下规划的城市的另一面。城中村的活力来自混合杂糅,来自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是“野生野长”出来的城市聚落。这种混杂的野生状态同我们的生活和文化一样,不能被“打造”,只能通过沉淀和滋养而产生。


孟岩所改造的项目所在地——广州市蒙圣街区。在他眼中,这里可以成为一个“闹中取静的世外桃源”。© 梦想改造家


在地理上,城中村被城市包围;在权属上,它属于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形态上,它是一个完全都市化了的村庄,甚至可以称之为“城中城”。这里的住户很多都是年轻白领,许多著名建筑师都有过在城中村生活的经历。相较而言,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贫民窟都是完全无序的,所以贫民窟和城中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纵观世界历史,每当发生剧烈的城市化,而城市又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大量聚集人口的居住需求,就会形成贫民窟。今天拉美国家大量的贫民窟就和当地20世纪中叶剧烈的城市化有关。但是珠江三角洲地急剧的城镇化过程却保持了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平稳和高速运转,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城中村默默地支撑了这些城市,它们容纳了巨大的新增人口,也使很多中低收入人群拥有平等地、低成本地生活在城市中心的机会。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奇迹。



珠江三角洲地区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经济变革最迅猛的地区,中国所有的人地矛盾与社会差距都在这里得到了放大。作为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策展人之一,您如何通过此次双年展反映中国的城市问题?此次展览对中国的城市更新有哪些启发? 



孟岩:中国城市在过去几十年大都按照一种单一模式发展,这导致了中国从南到北较为同质化的城市面貌。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在深圳的城市实践中找到具有在地性的基因。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城中村呈现出一种特别的都市属性。双年展作为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反思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国际性展览,几乎历届都有对城中村的关注。城中村只是探讨的起点,而最终目的是要引发对城市未来的思考。


一个健康的城市一定会为每一个个体提供发展机遇。如果中低收入人群都住在市郊,就会造成地铁拥挤、道路拥堵,从而加剧城市病。与其这样,不如在城市中心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即使只是十几平米的小公寓,也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得到城市资源的滋养。城市中一定要留足这样的空间,以保证一种自由、自发、开放状态下的多元发展。我们曾在北京做过实验性的设计,把一些破旧的四合院改造为“都市新杂院”,通过空间设计分隔出更多小单元,以使更多年轻人以较低的租金生活在城市中心。


深圳南头古城主展场概念轴测图。© URBANUS


本次双年展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未来中国有没有可能衍生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今天的各种新技术有可能使目前大型的城市开发转变为多业主的碎片式开发模式。如果土地开发模式改变了,城市就有可能产生共生的发展,城市空间格局产生差异,才可能容纳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生态。我们期待通过双年展转变人们的观念,以及对城市的认知。在此过程中,观念和边界的突破以及交流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此外,我们也号召城市未来的发展能够以均衡的城市思维代替单一的地产思维,更多地关注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城市多元发展的潜在价值。



近期,北京开展了多个专项行动,例如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以及清理建筑物天际线等,基于这些近期引发热议的城市政策,您认为其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何种角色?



孟岩:全世界的城市发展都是通过各种不同力量的博弈而最终产生一种平衡状态。一个好的城市绝对不等同于一个“干净”的城市,它允许城市自我生长、自我更新。当然,整治计划一定有它的道理,但它需要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的介入,为权力和资本提供不同的参照以及更多的选择。最终的方案一定是各方妥协的结果,而不会是以某一种模式或某一方为主导。好的改造不是“一刀切”,它允许调整的余地和纠错的空间。


近日,位于蓝旗营、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的万圣书园牌匾也遭到强行拆除,引发众多书友的不满。© 新浪微博@旺喜41



面对当今城市建设同质化的问题,您认为建筑师应当如何回应一个地区的独特语境和文化特征?设计师应当肩负怎样的社会使命?



孟岩:设计师首先应当是一个观察者、思考者、研究者,其次才是一个创造者。城市的同质化表明我们对于地方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不够。当天往返于“调研”现场,回来马上着手设计,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很难做出契合地方语境的作品。我主持的项目大都位于北京和深圳,因为我在这两个城市至少都生活过十几年。对于不熟悉的地方,一定要非常审慎,在深入了解之后再做设计,这是我的态度。


不同于为个体提供服务的手工匠人,建筑师的作品通常会影响到更广泛的人群。所以,建筑师要时刻怀疑自己并具有批判精神—不只批判社会与他人,更应对自己的惯性思维进行批判。建筑师除了要应对权力和资本的需求,还必须满足公共利益的诉求,在各种力量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点,并尽己所能去维系这种平衡。


南头古城被包围在高档建筑的灯光中。© UABB 张超



都市实践研究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其研究模式是怎样的?您如何看待研究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孟岩:都市实践的项目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先行。到了2011年,随着研究成果的积累,我们更进一步提出“研究引领设计”的理念,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部。之前的研究都由建筑师独立完成,研究部成立之后,除了建筑师之外,我们还聘请了专职研究员,并和一些高校及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根据项目类型和特征的不同,我们会临时组建由不同背景的建筑师和研究员组成研究小组,这些小组如同一种组装插件,组织形式非常灵活。


我们所有的研究一定是为了实践。比如在湖贝古村城中村保护的案例中,我们在没有被委托的情况下,主动走出去发现问题,然后将研究成果形成报告提交给政府和一些有远见的开发商。这种主动出击以解决城市问题的方式,也是我们的一次实践探索。我认为研究是一种自我能量更新的方式,一个事务所要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以及持续的批判精神,保持这样一种造血机制必不可少。


* 若引用文章原文,可使用以下文献引用标注:

孟岩. (2018). 从珠江三角洲城中村实践探索中国城市发展模式. 景观设计学, 6(1), 40-45.

Meng, Y. (2018). Exploring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throughPractice of Urban Villag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6(1), 40-45.


感谢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张云女士提供的帮助!

采访 / 佘依爽、田晓劼  

编辑 / 王胤瑜



▽ 点击关键词浏览订购《景观设计学》过往期刊

*灰色为售罄期刊


边界伦理灾难土壤

海洋评论跨国丨韧性丨教育

大数据人类世高密度全球化考古学

公共健康生态修复传统智慧地理设计

水系统协同使用后评价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城镇化

感知传达时间市场能效人类学

新型城镇化丨水系统丨基础设施海绵城市

生态安全共享经济丨人工智能


▽ 推荐关注

▽ 景观之路巴厘岛游学

▽ 中国Lab018工作坊

▽ LA先锋奖

▽ 景观中国网

▽ CLA

▽ 望山生活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2016年和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